一個人的意識結構和生活態度轉變,起因於個人意識對表面生活乏味和無止境循環產生厭倦,並渴望帶來更深刻意義的存在價值感。而神聖意識是一個人內在最隱密、最高等的部分,它代表個人對神性、真理的臣服關係,而這種臣服則取決於愛。

神聖意識意味著認識真理存在於一切萬物,萬物純粹是為了神的意志而顯現,把一切生活經驗當做神的意願來臣服。唯有如此,個人生活的核心價值才能在任何情境下立於不敗之地,且具有改變個人生活惡性循環的創造才能。

愛是向神聖意識靠攏的動力所在,愛從個人角度可能是一種需求和依戀,但是在神聖意識裡面,愛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一種“向神”力。本質上,愛就是神,心靈體驗的愛越純淨它就越接近於神。愛會讓人自願犧牲和放棄個人需求,這就是一種臣服的態度。

選擇神聖意識就無法向個人意識妥協,因為一個著重於被真理吸入,一個則持續活躍在意識的表層;一個帶來深度地融合感,一個則處於分裂狀態。它們的力量對比程度決定了一個人所能擴展的靈性視野。

個人意識在關係本質上是把整體看成是分裂和不同個體存在的集合,事物存在意義與否和自我所受的影響有關,把一切生活經驗當做滿足個人目的來評判取捨,比如工作關係,親友關係,情侶關係等等。這樣的思考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個人意識的生活容易帶來分裂的矛盾和對抗性,而神聖意識指導的生活則趨向在更高意義上尋求統一。神聖生活意味著真理在人身的實現過程,有神聖意識伴隨的生活才有真實意義,其它則不然。個人生活可以擁有激情或者惰性,而攜帶神聖意識的生活則帶來普遍而持久的悅性。這種悅性是自發的愛的臣服關係,它既不是興奮也不是消極。作為個人和神性,神聖意識扮演了兩個世界之間的媒介。

臣服是需要勇氣和真誠的,因為某種程度上它意味著放棄個人自由選擇,而成為神的奴隸。這是自願而非強迫的結果,但如果能夠真正做到,奴隸只會品嚐到深刻的自由,這種自由可以解除個人生活帶來的一切束縛。

有些人因愛而臣服並進入真理道路,有些人因開悟而啟發愛並獲得神聖意識。無論哪一種,它都要求放棄自我為中心的觀點。如果不能放棄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意識,神聖意識就無法自由流動。真理、愛、神聖意識,它們是相互影響且密不可分的。

當個人意識結構逐漸被神聖意識取代,心就產生一系列創造性變化。我們感覺可以把一切當做神的意志來接受,把世界當做一個整體來接納,把每個人當做的神的不同形式來平等對待,沒有特別的恨意和依戀。通過臣服,個人和世界的關係變得簡單而安全,個人世界的生活也開始理順。

由自我觀念衍生的關係,和真理道路無關。只有把神聖意識和神聖意志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世間關係才是真正關係。當把神聖意識帶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種關係,才能真正欣賞其價值所在。停留於表面的事件和結果當中,用個人觀點來主觀判定它的價值和意義,或者把具體多變的生活趨向用一種僵化信條來規範,這樣不僅談不上真理,更會深受自身的錯誤和扭曲意識所害。

一個人真正要做的是去證悟這樣的真理認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層面,這樣才可能活出真理認識的價值。在證悟的努力當中,則需要不斷警惕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努力培養神聖意識,用神聖意識取代之。

證悟的同時也總是會伴隨考驗。靈性進步的表現之一是心容量會增加,表現為更多的愛與慈悲流溢。這種擴展的心量會渴望與外界建立更多基於愛與合作的連結關係,或者讓靈性理想和物質世界達成統一,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別人的靈性成長服務。

這種關係和一般的個人誌向不同,靈性上的連結關係更多考慮的是無私奉獻和無我行動,只要摻雜有一點個人的自私動機和自我念頭,都有可能導致最初的靈性意義失效。在這種關係和追求裡面,內在的臣服往往比外在的追求結果更重要,而且不能帶有是“自我”在做這一切的想法念頭。在這裡,臣服意味著對神的奉獻,而不是對個人和事件的奉獻。

另外一種表現,當我們在靈性上取得一點進步,會增加一些關係的親密度,同時也會變得對他人的缺點和弱點表現敏感。一方面是增加的慈悲,一方面是增加的敏感,這種狀態看起來似乎是對立矛盾的。無法忍受人心的缺點和弱點,本質上不算是壞事,它表示我們對自己要求嚴格或有嚴格的訴求。特別是那些對靈性投入很大熱情的人,這種嚴於律己是時時刻刻都要培養的心態。

有時一個靈性教師往往不會縱容他的親近學生的弱點,而對其嚴厲有加。但卻對那些還沒有進入嚴格訓練或世俗人擁有極大的寬容和忍耐,這都是為了不干涉他們的自由成長意願。嚴厲是一種督促,容忍也可以是某種愛護。在實踐神聖生活裡面,並沒有說一定要強迫別人來跟隨自己的意願。

更多是需要對自己和別人的尊重、信任和耐心。尊重別人的自由意志,信任他人也會成長起來,對成長過程保持耐心。這樣的決斷就和繼續保持我們的理念不會產生矛盾。關係的存在正是為了考驗一個人是否已經擁有足夠的意識和態度轉變。當我們接受神才是一切愛和慈悲的源頭,應把一切問題的最終解決權交付給祂,就像一個人身上的髒污不會污染整條河流,我們也不應習慣自己一個人去扛所有的問題。
 
也許正是神的意願安排了這樣的人生戲劇,在親近關係中磨練。讓我們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努力尋找平衡及對雙方更有益的方式,或者直接超越個人觀點獲得更深刻的神聖觀點理解。這正是一種不斷獲得靈性成熟的驅動力量。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出於對神性的發自內心的愛,我們可能需要在這個世間承擔一些靈性的責任。我們會自動挑選一些看似困難有挑戰的情況,用來完成某種特別的靈性責任。這種責任有可能把一個人從較深的意識潛游狀態和上昇道路中暫時拉下來,為的是和他人建立某種適合互動的靈性關係。只要和他人建立某種靈性需求關係,這種責任就不可避免。

如果我們想要更好地活出力量、自由和慈悲,除了依賴和依靠神聖意志,培養神聖意識並臣服於它沒有更好的途徑。終有一天我們會感受到內在的愛在支持著這一切,是我們自己在考驗自己。而難以臣服的一切心理條件,都是過去養成的習慣使然。

yachak

文章來源「如是說」及Yachak全限閱讀:
https://russ999.pixnet.net/blog/post/12536674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te 的頭像
    Nite

    Soleil 靈性之旅

    N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