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Being Zen: Bringing Meditation to Life)
作者/艾茲拉‧貝達(Ezra Bayda)

第七章替代式的人生/

  我們必須不斷地回來和情緒共處。如此修持就能回列最原始的“坑洞”——孤立無援、徹底絕望、亢滿著恐懼和擔憂。只有揭露和深入於這些令人恐懼的部分,才會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矯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們的圓滿自性連結。

  某位企圖心很強的修行人去見一位禪師。這名學生一坐定下來,老師便開口問道:“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學生想了一想,然後答道:“我們都沒覺醒。”老師說:“沒錯,不過這只是一種說詞和思想罷了。”接著便搖了一下鈴讓學生離去。

  懷著攪擾不安的心情,學生繼續思索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一星期後他重返老師的住處。老師又問他:“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你知道了嗎?”學生立刻回答:“知道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想得太多了。我們認同了自己的思想,把思想當真了。”老師的答覆卻是:“你現在還是在思想啊。你必須在自己身上真的看到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才行。”學生懷著非常沮喪的心情離開了。

  為了得到最正確的答案,學生把所有的禪宗書籍都拿來閱讀。當他再度去見老師時,幾乎是趾高氣昂地認定自己已經胸有成竹了。老師看見學生的態度便立刻問道:“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是什麼?”學生答曰:“根本沒問題!”並且對自己的答案感到滿意極了。然而老師卻只是一味地盯著他,然後說道:“那你到我這裏來是為了什麼?”那一刻學生突然泄了氣。他低頭垂肩,覺得自己丟臉透了。老師一邊凝視著他,一邊問道:“你當下正在體驗的是什麼?”學生頭也不抬地回答:“我只想找一個地洞鑽進去。”這時老師才對他說:“如果你能充分體驗這份感覺。你就會明白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了。”

認清虛擬的替代式人生/

  修行生活永遠得回來面對人類最根本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並不是智力所能解答的。我們無法像上述的那名學生一樣,只坐在椅子上用頭腦來解決它。其實用智力解決問題,正是我們需要檢視的問題之一。我們必須用心去看,並且親自體證一番,才能明白人類的基本問題是什麼。人類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永遠活在替代式的人生裏。源於我們的基本需求——要求保障、安全感和慰藉——我們虛構了一個由對策和建構所組成的迷宮,為的就是逃避人生的真相。將這個替代式的人生當成了真相,其結果便是不再與我們的真實本性連結,也就是失去了與生俱來的開放性。

  這種替代式的人生是由許多東西所建構的:我們的自我感,我們的自我形象,我們對人生所抱持的概念,我們的意見和評斷,我們的期待,我們的要求。我們把這一切都當真了,然後從這些深信不移的信念中,又發展出了某些慣性的行為反應,來對治我們虛構出來的人生。

  這些對策往往根植於我們早先種下的決定——決定了自己是誰,人生是為了什麼。下這些決定為的是應付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在沒下這些決定之前,我們可能還擁有過一份基本的滿足感,然而一旦經驗了世俗生活的痛苦,我們就開始脫離了圓滿的自性。我們會覺得心裏有個洞需要填滿,甚至覺得徹底無望或孤立無援。如果我們發覺了這股焦慮的振波,自然會生起自保的本能。這股追求安全和舒適的欲望,又會促使我們填滿心中的空洞,掩蓋痛苦的本質。

  舉例而言,躺在嬰兒床裏的小寶貝如果太久乏人關注(也許只有三十秒鐘),便可能感到痛苦不堪。更何況此種情形如果一再產生,這個孩子一定會發展出某種自我形象而認定人生就是如何如何。他可能會決定人生是不太安全的。以這份信念作為基礎,孩子一定會發展出某種特定的行為對策。也許他的對策是退縮自保,或者他會認為人生太艱困而奮力掩飾那股不對勁的感覺。另外還有一種策略就是刻意遺忘或向外尋愛。也有的人試圖掌控、發展侵略性或是裝出興高采烈的樣子。

  總而言之,我們將這些決定和策略編織成一些看似堅實的概念,並進而形成了替代式的人生。我們誤以為這個以思想為基礎的幻相,就是我們的真相或真實的人生。越是相信這個虛擬的人生,就越是遠離真實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一個心理學發達的時代,因此很自然會去分析自己、思考自己的問題。但是許許多多的追尋者都已經發現,分析的本身並不能讓我們找到那最根本的東西。

  分析並不能解決人類最根本的問題。修行的真諦乃是願意去認清我們早先的決定如何捏造了一個替代式的人生。修行使我們認清我們對自己以及對人生所下的論斷如何沾染上或濾掉了當下的經驗。我們會看到它們仍然在磨損我們的經驗,而且從環境中也能偵察到那些會強化信念的面向。

  譬如,我們很可能早就決定沒有人是值得信賴的。做這個決定之後經過了許久,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位值得信賴的伴侶。他一再展現出可以被信賴的品質,可是有一次他做了一件無法被信任的事,於是我們集中火力向他炮轟:“看吧!我就知道你是不能被信任的!沒有任何人值得我信任!”這個單一的經驗壓倒了其他所有的正向經驗,因為這就是我們長久以來暗自期待的事。我們的論斷便如此這般模塑出我們的經驗。它們不只反映了我們的經驗,同時也沾染了我們的感覺。

  一旦覺察到這些操控我們生活的重要論斷,就會開始看到它們如何顯現在每一個替代式人生的經驗裏。譬如,假設你看到某種論斷操控了你的某份關係,那麼你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論斷也必然影響到你的工作和你對修行的觀點。最近跟一位我輔導了多年的學生深談,她告訴我目前出現的某些關係上的難題。聽了她的談話之後,我對她說:“何不將這些談話內容寫下來?”於是她將它們寫了下來。然後我又說:“為何不把你對工作的想法也寫下來?”她照著我的話去做了。接著我問她:“你對目前的修行有何感想?你對修行的基本想法是什麼?”她也照實寫了下來。我看完她的劄記之後,把那張紙交還給她。她看完之後,突然瞪大了雙眼。雖然她三個問題的答案都不相同,但核心的信念卻是相同的:我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事情永遠不會改變,這一切的努力又有什麼用?

  這位女士把她的思想完全當真了。很顯然她的核心信念沾染並模塑出了她所有的經驗。並不是工作無望,並不是某個男人對她做了些什麼,也不是修行出了問題,真正的問題就在於她早先所設定的信念。

  早先所下的這些論斷最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強調的總是那些對自己最負面的看法。我們將這些負面的看法視為自己最深的真相,而且可能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這種核心的信念可能是“我有缺陷”、“我永遠達不到標準”、“我是徹底無望的”或是“我不值得被愛”。不論你的信念是什麼,它通常都是頑強而堅實的。它幾乎影響了我們所有的言行舉止,也窄化制約了我們的人生,造成了未治癒的痛苦。

  也許你現在正在質疑,這難道不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心理分析嗎?這跟 “實修”又有什麼關係?答案非常簡單。那些讓我們無法活得更開放、更真實、更慷慨的障礙就是來自於我們內在心理分析式的論斷。這些論斷像是劃地自限一般,讓我們脫離了真實的本性以及自己與生俱來的開放性。修行就是要看透我們的界限,我們捏造出的那些內在疏離感,我們的自我意象,我們的獨特感。如果認為修行就是要達到某種永恒的開悟境界——寂靜、空寂或任何一種稱謂——那都只不過是對修行所抱持的一種幻想罷了。修行必須包括觀察自己的問題在內。活在當下意味著願意和當下生起的任何現象共處,其中也包括我們早先所設定的讓自己退縮的論斷。

與情緒共處/

  然而,修行還是有別於心理分析。因為心理分析主要針對的是改變自己或調整自己,修行卻是要體驗一切。修行要幫助我們見到“自我”的真相,認清它如何建構了這個替代式的人生。如果依法修持,便能逐漸分解這個“自我”概念。其實我們最核心的信念就是“我是我”,其中充滿著因界限和疏離感而造成的痛苦。越是能安住在這種分別意識底端的顫慄中,越是能看透它的無實質性。透過這樣的修持,就會逐漸經驗到更開闊的存在感了。

  為了進入這樣的體悟,必須看到我們對自己所下的論斷具有多麼大的影響力,並且要看到自己一再運用熟練的策略來加強這些論斷。一旦發現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之中處處都有這些信念的印記,就會認清這替代式的人生如何變成了我們的實相。

  當那位禪師告訴學生:“如果你真的去體驗當下所發生的事,你就會明白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是什麼了。”他要表達的就是上述的道理。學生一旦見到自己想要超越別人,想要揣摩出最正確的答案,並且想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就會開始認清替代式的人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後來當老師揭露學生的謀略時,學生突然經驗到極大的失落感,那一刻他才有機會體悟到生命的動力過程。他這才見到是什麼在操控他的人生。

  情緒反應永遠和替代式的人生以及我們對人生所下的論斷息息相關。我們對自己、對別人、對人生都有許多期待和要求。這些期待如果無法被滿足,我們多多少少會經驗到不同形式的失望。如果能認清這股動力的過程——心理學和修行就是在這一點上分道揚鑣的——我們便開始進入修行的下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裏,我們要學習的只是安住在身體的原始坑洞中——替代式的人生一直企圖掩蓋以及不讓我們看到的那些部分。

  假設某人下了一個基本的論斷:“我的老婆應該照顧我。”那麼辛苦上作了一天之後,自然很期待回家時妻子能安慰他。但是一走進家門,卻發現妻子正陷在自己的苦惱中。她很想跟先生談一談心事,先生卻因此而感到光火。他可能會按照自己的慣性起反應,譬如責怪她說:“你為什麼永遠都不留點時間來陪我?你老是這個樣子!”兩人之間的情感便因此而每下愈況。有時他的反應也可能是壓抑自己的感覺。或許他會把自己看成是受難者而耽溺在自我合理化的騷亂中。

  我們所選擇的對策往往根植於自己的反應。我們的反應則根植於自己的期待。進一步地,我們又把自己的反應當成了真相。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我們甚至連自己的期待和行為對策之間的差異都看不清楚,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團混亂。

  一旦能看到自己的決定、期待、反應及對策之間的關系,就會明白我們為眼前的情況帶入了什麼東西。以上述的例子為證,整個事件的開端就是“我的老婆應該照顧我”這個論斷。失望的起因則是心中有所期待。要想認清這股心理動力的運作過程,我們必須真的開始向內觀察自己——觀察自己的決定和自己的對策。

  然後我們必須做的事就是不再依照我們的對策來行動。不論那個對策是譴責別人、合理化自己、壓抑或耽溺,我們都不再依照它來行事。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只是修正一下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比從前檢點一些的人就算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體驗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反應是什麼。但是要進行這樣的修持必須和經驗共處,即便是痛苦的感覺也一樣要共處。

  譬如上面所說的那個例子,如果那位男士可以跟他的痛苦相處——聆聽心中的妄念,並感覺身體上的情緒能量 ——那麼憤怒很可能會因此而消退。假設他能更深入於自己的內心,或許其他的情緒也會浮現;也許憤怒的底端還埋藏著受傷的感覺。能安住在這份感覺之中,就可能進一步發現到一股哀傷和失落之感。如果能不逃避這份感覺,或許就會發現各種情緒底端的恐懼了。

  我們必須不斷地回來和情緒共處。如此修持就能回到最原始的“坑洞”——孤立無援、徹底絕望、充滿著恐懼和擔憂。只有揭露和深入於這些令人恐懼的部分,才會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矯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們的圓滿自性連結。

  我們願不願意跳脫幻想的世界,不再將修持視為跟浪漫模糊的空寂合一的境界?我們願不願意勉為其難地觀察自己的行為、反應,以及那些會造成封閉或暴怒的對策? 我們一旦能了了分明地認清自己的論斷和基本對策,接下來的修行階段——安住在那些我們想逃避的坑洞中——就會顯得更直接、更真實一些。我們會看透並體驗到我們的“痛苦”而不再過度戲劇化——畢竟那只是一些信以為真的念頭和深埋在體內的感覺罷了。一旦發現對自己所抱持的最深、最負面的想法也不是那麼具體,人生就變得有解了。

  我們將看到或體證到我們並不是四分五裂的。其實我們從未破裂過,因此也不需要被修整,這就是修行生活的精髓——不斷地看到我們在替代式生活中所堅持的盲目信念,以及透過這些盲目信念所造成的界限和疏離感。

-續-

文章轉載自七葉佛教書舍,Nite於2021年閱讀後有感分享,轉載分享請註明七葉佛教書舍,功德與印經無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te 的頭像
    Nite

    Soleil 靈性之旅

    N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